展会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刚需平台,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参展!
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各行业都受到不小的冲击,多数展会也延期举办。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在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开放合作、增加社会就业、推动城市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疫情结束后,展会将对各行各业的复苏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积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商务部按照中央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会展业的有序举办。
商务部在2月份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涉外经济技术展行政服务事项的通知》文件,推行“不见面”无纸化备案和审批,为企业提供便捷通道。宣传落实国务院各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鼓励指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会展业发展扶持优惠政策,做好疫情应对、企业帮扶和善后工作。截止目前,共有包括北京、天津等20余省(市)出台政策支持会展业发展或出台包括会展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举办线上展览会,由“面对面”转为“屏对屏”、“线对线”,创新展会营销、商贸撮合渠道。目前,一些展会已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参展商和买家预约、参展流程管理、数据追踪等展会服务,通过直播平台、第三方平台等方式开展“云展示”、“云洽谈”、“云签约”等。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城无会展无商机已成为业界普遍共识。据中国商务部初步统计,2019年中国在专业展览馆举办的展会约6000场,展览总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展会举办规模和可供展览面积均居世界首位。有研究报告预计,中国会展行业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0%以上,2022年国内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展会的平台效应也更加明显。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统计的数据显示,世界上70%的交易和贸易是通过展览会直接或间接获得的。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的统计分析也认为,通过展览会开发一个新客户只需要花费35英镑,而通过其他渠道则需要219英镑!
01 提升企业形象 02 宣传企业实力 03 洞悉市场潜力 04 抢抓市场机遇 05 发掘潜在客户 06 拓宽宣传渠道